自我教育炉火旺,练兵备战动力足。前不久,该旅远程机动至陌生地域开展实战化演练,任务间隙他们见缝插针组织“小讨论”“微辨析”等活动,引导官兵正确看待苦累、珍惜演训机会、勇于锤炼本领,官兵士气持续高涨,高质量完成各项演练任务。 去年,唐家坞村来了一群修复老照片的摄影爱好者。李美林想到父亲的合影,便找到他们,询问是否可以将合影中的人物修复放大。摄影爱好者欣然应允,说可以试一试。几天后,李美林收到肖像照,但照片放大后,父亲面容依旧模糊。修复人员遗憾地说,他们已经用尽办法,依旧无法还原烈士的清晰面孔。接到电话后,薛余华放下手中的活赶到李美林家中。看到合影后,薛余华心里也没底。如此模糊的老照片,还能顺利还原烈士的清晰相貌吗?为了圆烈士家属的心愿,薛余华带走照片,再次拜访了抗美援朝老兵大合影项目的摄影师何荣发。 解放军报讯 杨兴灿、曹栋报道:被集团军表彰为“优秀共产党员”后,又被家乡表彰为“强军精武河南兵”……7月27日,听说三级军士长白晓兵获得家乡政府表彰的好消息,第81集团军某旅修理连指导员刘思佳便在连史册上郑重记录下来。他说:“将战士获得的荣誉记录在连史册上,不仅能激励本人更加努力,而且利于形成崇尚荣誉、争当先锋的氛围,引导官兵比学赶超、精武强能。”“荣誉是军人的第二生命,用好荣誉激励举措,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。”该旅领导介绍,自《军队功勋荣誉表彰条例》颁布实施以来,他们着力构建荣誉激励机制:在连队设立连史册、荣誉墙,在营队设立金牌榜、功劳簿,在旅队设立灯箱牌、功勋柱,有效激发了官兵练兵备战热情。 2020年9月,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在纳卡地区爆发新一轮冲突。几天后,学员们发现,平志伟已将纳卡冲突“搬”上课堂,围绕无人化作战对指挥控制的影响展开全方位剖析。“为战育人,是军队院校教员的使命与价值所在。”从2013年开始,平志伟联合多位军队院校专家,探索全军院校联合作战教学内容体系建设。他们用5年时间研究搭设了纵向贯通高中初3个指挥层级,横向联结陆军、海军、空军、火箭军等多军种同台联教联训的教学演训平台。 2020年10月14日,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深圳莲花山山顶平台上,俯瞰深圳全貌。习近平总书记对围拢过来的市民群众说,“经过40年的发展,深圳还是一个年轻的城市,蓬勃向上、欣欣向荣”,“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,我们将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,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,那时的深圳又将是另外一番景象”。“千里之行、始于足下,征途漫漫、惟有奋斗!”今天的广东,已踏上发展的新航程。改革不停顿,开放不止步,广东将在更高起点上推进改革开放,走好高质量发展之路,把宏伟蓝图一步一步变成美好现实。
诗言志。从朝鲜回国后,凌行正鞍马未下,征尘未洗,便随部队开赴西藏高原。在草原上、在雪山下、在牦牛帐篷中、在冰河边,凌行正的诗情再次被这片神秘、神奇的土地所吸引、所点燃。他先后在《人民日报》《解放军报》《解放军文艺》《中国文学(法文版)》《奔腾》等报纸和杂志上发表了《雪山下》《吃干粮》《燃烧牛粪的地方》《彭措湖,我的镜子》《一把青稞》等大量诗歌作品。文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,文学表现的主体是人。作为一名军旅诗人,凌行正始终把自己的感情聚焦于士兵、笔端对准军营,他的文字是高亢的、激昂的、铁血的,同时又是先进的、明快的、诗意的。 8月7日,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按计划,继续在台岛周边海空域进行实战化联合演训。这是战机正在加速,准备起飞。新华社发(付敢 摄) 7月的呼伦贝尔,绿意如海。车在广袤的草原上飞驰几小时后,前方出现几座白色的蒙古包。一座蒙古包门口,“红色堡垒户”“优秀护边员”的牌子,格外醒目。“我家距离中蒙界湖不到500米,守护着61.49公里的边境线。在坚守边疆的岁月中,我家与边防官兵、贝尔边境派出所结下深厚情谊。”图门笑着说。图门是内蒙古呼伦贝尔边境管理支队护边员,世代居住在草原深处。1939年,诺门罕战役爆发,图门的祖父巴日哈萨巴达拿起钢枪,加入当地抗日武装。战争结束,一起参战的牧民告诉图门父亲希日胡:“巴日哈萨巴达在战斗中牺牲了。”祖父临行前的嘱托,“一定要守好这片草原”,成为图门家的家训。 “谢佳奇,这场球赛能赢,你功不可没”“今天的单杠成绩又有提高,值得表扬”……听到战友和班长的肯定,我的心里涌上一阵暖意和满足。然而半年前,我还是个体能“困难户”。入伍以来,我的成绩一直在中游徘徊,但总归还能跟得上。一年前,因连队缺少驾驶员,加上我已经取得地方机动车驾驶证,就被安排参加旅里组织的驾驶员集训。这次集训以驾驶专业内容为主,且时间紧任务重,体能训练时间相对较少。我便想着正好可以偷个懒,结果集训还没结束,我的体重就飙升到了80公斤。 “通过廉洁征兵教育,不仅让我对征兵政策更加熟悉,更进一步提高了我履行廉洁征兵监督员职责的自觉性。”在江西省靖安县廉洁征兵监督员培训会上,三爪仑乡纪委书记黄丽这样说道。当前,2022年秋季征兵工作正在如火如荼开展,为确保廉洁征兵工作落到实处,江西省靖安县人武部协调纪委、组织部成立了一支有力的廉洁征兵监督员队伍,除聘请人大代表、政协委员、退伍军人、应征青年家长和热心群众担任廉洁征兵监督员外,还把县纪委副书记、11个乡镇纪委书记全部纳入廉洁征兵监督员队伍,汇聚强大监督力量,对征兵工作进行全时段、全过程、全领域的监督巡查,严把征兵工作“廉洁关”。
那个班的班长吴锐,是位大学生士兵,早就对智能设备在战场上的运用跃跃欲试。此次“意外”得到弹药投送无人车的使用权,吴锐如获至宝。“弹药支援保障队前出开设野战弹药库,择机实施机动支援保障。”一声令下,“突击班”和“无人车班”分别携带战斗和搬运装具,直奔支援保障地域。张学成立即派出2名战士前出侦察,同时命令“突击班”和“无人车班”做好弹药投送准备。他们侦察发现:从野战弹药库到山脚下的投送路线,虽然不在“敌”火力范围内,但有2处“染毒地段”;接下来的一段上山路线,虽然有稀疏植被掩护,却容易遭“敌”攻击。 “因地制宜打造主题教育‘流动课堂’,实现了教育与演训任务有机结合,有效激励官兵在演训任务中擦亮忠诚底色,练强胜战本领。”该旅领导介绍,针对旅队演训任务重、人员分散难集中、时间难同步等现实问题,他们主动创新教育形式,精心制订教育计划,将主题教育融入兵种专业训练、体系融合演练等实践。他们利用远程机动、任务转场等时机,见缝插针开展“车厢故事会”“阵地微讲堂”“行军小课堂”等官兵喜闻乐见的活动,通过“训练间隙聊一聊”“三五分钟交交心”“一个故事一堂课”等形式,使官兵随时随地受教育、潜移默化受熏陶。 2022年3月18日,苏法仁主任带领医疗团队为牛牛进行了外耳再造手术。手术很成功,可爱的牛牛对着镜子照了又照,激动地催着妈妈跟身在外地的爸爸视频通话。“爸爸快看我有耳朵了,好不好看?”牛牛兴奋地跟爸爸展示。手机的另一端,牛牛爸爸看着孩子开心的样子,高兴地眼泛泪花,连声说:“好看好看,谢谢苏主任”。患者金旭杨(化名)是一个先天性双侧小耳畸形的孩子,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“出生的时候我太着急想见到爸爸妈妈了,结果忘记带耳朵了”。听话懂事、风趣幽默的旭杨是想缓解爸爸妈妈对自己病情的压力,但是旭杨的妈妈听了确如鲠在喉,更加坚定了给孩子治好耳朵的决心。 大学生士兵郑德达来自南昌。余海龙结合南昌起义的历史为郑德达讲清为谁扛枪、为谁打仗,当兵干什么、练兵为什么等根本性问题,鼓励他为同志们宣讲领读习主席系列讲话精神,把个人目标融入强军梦想。小时候举着“长大我当空降兵”横幅的“地震男孩”程强,曾跟不上训练进度。余海龙不离不弃,逐步给他下任务、压担子。后来,程强成长为第39任“黄继光班”班长。不让官兵掉队,带出过硬部队。余海龙在指导员岗位任职5年多,被空军表彰为“优秀基层主官标兵”,从连指导员破格提拔为营教导员。 支撑作战理念智能化创新。未来智能化作战,需要与之相适应的作战指挥理念,而智能化指挥信息系统是作战指挥理念实践运用的重要依托,是智能化作战指挥理念创新、发展的土壤。如人机混合指挥编组、数据驱动指挥活动、开放发展指挥模式、智能聚力指挥过程等智能化作战指挥新理念,都离不开智能化指挥信息系统的支撑,智能化指挥信息系统将作为人脑的外延,突破人体生理极限,实现作战指挥艺术和智能技术的有机融合。促进作战方式智能化转变。人工智能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广泛应用,使得作战制胜机理发生重大变化,智能超越火力、信息力,成为决定战争胜负的首要因素。智能化指挥信息系统建设发展将促进作战方式向智能化转变,使得作战方法从信息时代的“作战网络+精确制导武器”向智能时代的“智能物联网+有人/无人作战平台”转变、基本作战样式相应地从“网络中心战”向“认知中心战”演进。
“二梅”也好、“水生嫂”也罢,都是抗日革命根据地人民的一个缩影。在党的领导下,在抗日战争的时代洪流中,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挺起胸膛站了起来,他们打破了身上的枷锁,翻了身,成为自己新生活的主人。正是这种解放和新生,赋予了革命根据地蓬勃向上的朝气和生命力。在一片片根据地的背后,是无数个“二梅”和“水生嫂”一样的革命群众,无论男女老幼,他们看到自己面前新生活的希望后,为了捍卫这种希望,就产生了必胜的革命信念和无畏的革命热情。从这些群众中,我们看到了中华民族光明的未来。 “这是我参加红军后打的第一场大仗,也是革命生涯的‘成人礼’。”从抗日战争、解放战争中走来,越战越勇的周志先始终难忘当打旗兵的那段经历,“军人不能怕死,要勇于扛红旗、打头阵、当先锋!”离休30多年来,海军节是周志先家中如春节般喜庆的一个节日。每逢4月23日,周志先总会嘱咐家人打扫卫生、布置房间,自己身着军装守在家门口,迎接远道而来看望他的海军老部队战友。当时,江浙沿海地区频遭敌军袭扰。为保障航空兵部队顺利进驻,抢修宁波机场迫在眉睫。周志先身先士卒,带领师机关干部投入施工一线。白天,他坚守施工现场抢抓进度;夜晚,他带领师机关干部学习相关技术。经过数月苦战,机场抢修工程顺利完成。 “一位英模就是一座灯塔,一项荣誉就是一座丰碑,时刻激励着广大官兵岗位建功、矢志强军。”该支队领导介绍,王维福是该支队勤务船大队首任大队长,曾参加渡江战役、头门山海战等战役战斗,多次荣立战功、获得荣誉称号。在该支队建设发展史上,像王维福这样的英模人物有60多个。在深化主题教育中,他们注重突出典型引领作用,通过组织开展“学典型、当先锋”活动,引导官兵从英模典型先进事迹中汲取力量、奋勇争先。同时,该支队还通过梳理完善“红色家谱”,在营区打造军史长廊、修建英模广场,营造处处学习英雄、时时学习典型的良好氛围。在此基础上,他们结合任务特点深化“双争”评比,打造“作战支援先锋”荣誉品牌,突出政治坚定、军事过硬、实绩突出、作风优良评选先锋人物,引领官兵学英模、当先锋、谋打赢。 在连队荣誉室里,有两幅照片定格的画面格外引人注意——2015年9月,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,该连抽组参加“平型关大战突击连”英模部队方队;2019年10月,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阅兵,“平型关大战突击连”的旗帜出现在战旗方队。“连旗上凝聚着英雄的魂。我要把英雄精神永远记在心里。人生新征程,我还要继续突击、冲锋!”退伍前,9连老兵茹明亮专门来到荣誉室,再向连旗敬一个军礼。这是告别,也是许诺。 自古以来,每当国家民族处于危难之时,总会有无数英雄儿女挺身而出。在抗战时期的冀中大地上,也有这样一群人,他们在白洋淀里来去如风,令日本侵略者闻风丧胆,在万亩苇塘中书写了抗日救国的壮丽篇章,在与敌人的斗智斗勇中留下了无数脍炙人口的传奇故事。孙犁的作品着重体现了人在战争中的成长和进步,尤其是善于描绘农村青年由幼稚走向成熟的转变。《麦收》里的妇女部长二梅,生产劳动样样精通,带领着全村的妇女挖沟破路、运送伤员,样样冲在第一线。她胆大心细,和周围的妇女们嬉笑怒骂打成一片。可是谁又能想到,这样一个乐观开朗的女性也有悲惨的经历。二梅“打小死了娘,春天挑野菜、秋天拾庄稼、冬天割柴草。在野地里风吹着、雨打着长到了十五岁”。和千千万万个贫苦农民一样,她自卑、怯懦,“不敢从地主的大门前走过,害怕那些闺阁小姐们耻笑她的褴褛和寒碜”。后来二梅“到了正好的年纪遇到了八路军”,自此,她的生活便发生了变化,能够昂首阔步,抬头做人,一个与之前截然不同的生活在她的眼前铺展开来。